武汉一幼儿园课堂变巡山现场,70%时间用于户外探索引关注
近年来,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和更新,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尝试将传统课堂与户外活动相结合,以期培养孩子们的多元能力和综合素养,近日武汉一家幼儿园的“创新课堂”却引发了广泛关注,该幼儿园的上课时间竟然有70%用于“巡山”活动。
据了解,这家位于武汉的幼儿园名为“绿野幼儿园”,其特色课程名为“自然教育”,该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将孩子们带入大自然,让他们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学习、探索和成长,在绿野幼儿园,孩子们每天的课程安排中,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户外进行的。
“巡山”活动是绿野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每天上午,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,走出教室,走进附近的森林公园、郊野公园或者农田,进行各种户外探索活动,这些活动包括观察植物、认识动物、了解地形地貌、体验农耕文化等。
在“巡山”过程中,孩子们会跟随老师学习如何观察、记录、分析和讨论,在一次“巡山”活动中,孩子们发现了一片野草莓丛,老师便引导他们观察草莓的生长环境、果实颜色和形状,以及草莓的食用价值,通过这样的实践,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生物学知识,还锻炼了观察力和思考能力。
绿野幼儿园的这种教育模式引起了家长和业内人士的关注,有人认为,这种将课堂搬入大自然的方式,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、生态观念和责任感,户外活动也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,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。
也有部分家长和专家对此表示担忧,他们认为,将大量时间用于户外活动可能会影响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和学术成绩,户外活动的安全性也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,对此,绿野幼儿园的负责人表示,虽然户外活动占据了孩子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,但幼儿园也会在课程设置上兼顾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。
“我们会在‘巡山’活动之余,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在教室里进行文化知识学习,我们也会对户外活动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,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。”绿野幼儿园负责人表示。
值得一提的是,绿野幼儿园的这种教育模式并非孤例,近年来,我国各地涌现出不少类似的自然教育幼儿园,它们在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径,如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同时,兼顾户外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。
武汉绿野幼儿园的“巡山”课堂引发了人们对自然教育模式的关注,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,如何平衡室内学习和户外探索,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新一代,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,让我们期待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机构,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。